
【瓶子总动员】
-中二班-

瓶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,
包装各式各样,用途也各种各样。
在一次春天的美术活动中,
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玻璃瓶,
孩子们围着这些瓶子观察着,讨论着……
瓶子大讨论


雅雯:这个瓶子摸起来凉凉的,冰冰的,就像冰块一样。
知熠:看,这个瓶子上的花纹好漂亮啊,像树叶一样。
乐乐:这些瓶子有的高、有的矮、有的胖,大小也不一样。
皓宇:这是玻璃做的,要小心一点,碎了可要弄伤手的。
不起眼的几个玻璃瓶,
让孩子们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,
于是我们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,
利用“各种各样的瓶子”为载体,
和孩子们一起开启了有趣的瓶子之旅……


Part 1 瓶子收集站
要将“瓶子”作为游戏材料,首先我们要收集瓶子。借助家长群,我们向家长和小朋友们发出了“瓶子收集令”,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废旧瓶子收集来幼儿园。没过几天,孩子们就带来了各种形状、各种材质、各种用途的瓶子。


✦✦


我们在班级里还设置了“瓶子收集站”,孩子们还将各种瓶子按照大小、材质进行了分类整理。看似简单的整理,却推动了孩子们对“集合”、“分类”等数概念的自主建构。

通过分类,我们发现瓶子大致可以分为:塑料材质、玻璃材质、铝材质、陶瓷材质这4大类。




Part 2 观察瓶子
1.瓶子的构造
在观察、分类的过程中,孩子们对瓶子有了大概的了解,同时也产生了小小的疑问:瓶子最上面是瓶盖,那其他部分叫什么呢?我们一起来找找答案吧。
✦ summer


我们的发现:
原来瓶子的身体结构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,瓶盖像我们的帽子,瓶口像我们的嘴巴,瓶颈就像我们的脖子,瓶身就像我们的身体,瓶肚就像我们的肚子,瓶底就像我们的脚,真是太有趣了!
2.瓶子上的数字


老师,你看瓶子上还有很多数字呢!
孩子们都被大圣小朋友的话所吸引,纷纷开始找起了瓶子上的数字,并将自己找到的数字画下来,我们还一起了解了这些数字的意义。
向上滑动阅览对话

瓶盖上有生产日期。

瓶子上还有容量,小瓶子的是250,大瓶子是550。



有一张表里有好多数字,原来它是营养成分表。


我还找到了条形码,有好多数字!


上面还有保质期呢,我们在要这个日期之前喝完,不然就不能喝了。




Part 3 瓶子的秘密
1
乌鸦喝水



在我们的图书区有一本《乌鸦喝水》的故事书,有一天心心和瑶瑶小朋友在看书的时候说:“乌鸦好聪明,它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。”

华老师

那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乌鸦喝到水吗?
1
第一次尝试
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,最后讨论出了六种材料:石头、夹子、吸管、纽扣、毛球、玩具,于是他们分成六组进行了实验。





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

1
石头、夹子、纽扣、毛球、玩具都沉入瓶底,瓶子里的水升高了,实验成功了!
吸管太轻了,都漂在水面上,水面没有升高,小乌鸦喝不到水。

2

我们的发现:
有重量的东西放入水中,就会沉到水底,较轻的东西放入水中就飘在水面上,这是浮。
孩子们还用这一科学原理做起了沉浮瓶,探究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沉的,哪些是浮的。




2
第二次尝试

陆老师

那哪种材料能帮小乌鸦最快喝到水呢?
孩子们再一次进行实验,他们分别在5个一模一样的瓶子里装了一样多的水,一个个地放入材料,一边数数一边记录……




我们的发现:
因为石头又大又重,所以可以让水快速升高;其他物品虽然能让水面升高但使用的数量较多,速度也很慢。
教师的思考
在活动中,教师把“还有什么方法帮助小乌鸦喝到水”作为切入点,把“如何让小乌鸦能又快又轻松喝到水”作为幼儿探索的延伸,为幼儿提供了不同材料,通过操作使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发现,在情景游戏中体验成功的快乐,在尝试一操作—发现一表达—总结中获得经验的提升。

2
会唱歌的瓶子
Q1:
你们觉得瓶子会唱歌吗?
孩子们对于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,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。在激烈的讨论中,孩子们分成了“瓶子会唱歌”和“瓶子不会唱歌”两大阵营,一场小小辩论赛拉开了帷幕……

“我们觉得瓶子不会唱歌!”

宋成:瓶子没有嘴巴,怎么会唱歌呢?
橦橦:瓶子没有耳朵,听不到音乐!
乐乐:瓶子没有魔法怎么会唱歌呢?
……

“瓶子肯定会唱歌!”

骁骁:在瓶子上钻几个洞,一吹它就会唱歌!
团团:把一些东西放进瓶子里,摇一摇,就会发出声音。
朵朵:可以用棒敲瓶子!
瑾瑜:用手捏瓶子它就会唱歌,不信你们听!

黄瑾瑜小朋友用手捏了几下瓶子,瓶子果然”唱“起了”歌“来。于是在第二次选择“阵营”的时候,孩子们都纷纷搬着小椅子去了“瓶子会唱歌”的一边。接着,孩子们分组尝试,有的用棒敲,有的把豆子装进去轻轻摇,还有的装上水使劲摇晃……都用自己的方法让瓶子“唱”出了美妙的“歌”。





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照片
Q2:
瓶子的歌声都是一样的吗?

01
佳琳:用棒敲玻璃瓶的声音像闹钟响了!
奕珩:我觉得像冰块倒进杯子里的声音。
02
奕涵:石头在瓶子里的声音像大炮的声音!
沐杭:像火车开过来的声音。


03
小单:纽扣瓶的声音好像我在吃饼干!
嘉桦:像我家搅拌机的声音。
苒苒:有点像在磨牙。

04
小雨点:我觉得豆子瓶的声音好像冬天下冰雹,冰雹砸在窗户上的声音。
05
梓睿:摇晃水的时候发出了小鱼吐泡泡的声音!
子舜:我听见了大海的声音!

Q3:
瓶子能发出“do re mi……”的声音吗?

瓶子能不能发出和八音琴一样的声音呢?

猜想一:
一模一样但颜色不同的瓶子排成一排

孩子们发现一模一样但颜色不同的瓶子敲出来的声音都是一样的,这个猜想行不通。
猜想二:
瓶子按照高矮规律排

孩子们在“瓶子收集站“”里挑挑选选,仔细比对,选出了高矮不一的瓶子,并把它们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排队。但这次瓶子们虽然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,但声音却不像八音琴一样有规律,所以孩子们一致认为这个方法也行不通。



猜想三:
一样的瓶子里有规律地灌不一样多的水


诗涵:哇好漂亮,真的像彩虹八音琴一样!
毛毛:我们赶紧来敲一敲,听一听吧!
苏雅:哇,我们成功了,真的发出了“do re mi……”的声音!
科学小知识:
美妙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所引起。敲击装水的瓶子,瓶子和水通过振动发出声音。由于瓶子相同,因此发声的音调主要取决于装水的多少。水多音调就低;水少音调就会变高。
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把楼梯小角落改造成了“音乐城堡”,孩子们在音乐城堡里玩转瓶子乐器,有的敲敲打打,有的翩翩起舞,玩得不亦乐乎。




教师的思考
幼儿的科学学习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,体验探究过程,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。在“会唱歌的瓶子”这一活动中,孩子们发现了让瓶子发出声音的不同方法,还一起探索了将不同物体装在瓶子里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。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,不仅让孩子们发现了不同的材料和声音之间的关系,在不断的探究分享中获得有益的科学经验,更在活动中激发了孩子对周边事物的探索兴趣。


Part 04 活动感悟
《瓶子总动员》主题中,孩子们不仅发现了瓶子的秘密,也用瓶子进行了艺术创想、开展了瓶子运动会、搭建了瓶子小镇、制作了心愿漂流瓶,还给瓶子宝宝穿衣服、喂豆豆......
孩子们和瓶子的故事充满着畅想,教师以孩子们的兴趣点为主,围绕瓶子的主题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也通过探秘瓶子、玩转瓶子等,让孩子们去探究、去发现、去想象、去表现。在这段瓶子之旅中,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,在活动中发展自主探索的能力,同时体验到了成功带来的喜悦感。
《瓶子总动员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,
但瓶子还在孩子们的游戏中
继续“发光发彩”,
期待孩子们和瓶子发生新的故事……
我们的探索仍在延续……

编辑 | 华丹 陆妤涵
审核 | 吴春华
发布 | 陈景琦
